胃息肉是生长在人体胃肠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不易被察觉。绝大多数胃息肉是在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消化不良,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根据不同病理成因,胃息肉可以分为较为常见的胃底腺息肉、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的增生性息肉以及癌变风险较大的腺瘤样息肉等。
胃息肉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多数胃息肉出现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据悉,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癌症协会建议50岁以上人群要进行大便潜血和内镜检查,由于部分胃肠道息肉还有家族集聚和遗传的特点,故要求家族性息肉病家族成员从10岁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一旦发现息肉,则须行内镜下切除,无法切除者则行外科手术切除。息肉切除术后一般要求1年之后复查内镜,如果坚持复查未发现息肉,之后就可以3——5年复查一次内镜。
专家建议,一旦发现胃息肉,即使是小腺瘤,也要及时切除。随着腺瘤息肉体积的长大,其癌变率也随之增加,所以建议及早进行切除。目前,对胃息肉的治疗主要是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
近年来,市立医院消化内科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医院采用内镜技术应用高频电和微波原理对胃肠息肉行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道息肉,不仅避免了手术治疗给患者造成的痛苦,而且降低了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天数,减轻了家属的负担。一般只需要住院3-5天,这种技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且发生率低,目前我院消化内科已经为300多例患者进行了治疗,没有一例发生并发症,该项技术目前已达市级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