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一听到“心脏病”,病人及家属大多认为应该去心血管内科就诊,实际上,由于本病本质是由肺组织、血管等病变引起,故应选择呼吸内科就诊为最佳。本病病程漫长,常在急性加重与缓解中迁延。不同时期该如何治疗呢?
(一)稳定期
当患者处于稳定期时,治疗原则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措施,目的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因职业或环境粉尘、刺激性气体所致者,应脱离污染环境。尽量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希望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
长期氧疗在纠正低氧血症的基础上可缓解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血细胞比容及血液黏稠度下降,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神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英国医学中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低氧血症患者每天吸氧15小时,随访5年发现吸氧组与非吸氧组生存率分别为55%和33%。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请点击咨询》》》
(二)急性加重期
此期治疗需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
1.控制感染
参考痰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在还没有培养结果前,根据感染的环境及痰涂片革兰染色选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且必须注意可能继发真菌感染。
2.氧疗
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用鼻导管吸氧或面罩给氧。
3.控制心力衰竭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与其他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有其不同之处,因为慢性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患者尿量增多,水肿消退,不需加用利尿药。但对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可适当选用利尿药、正性肌力药或扩血管药物。
(1)利尿药
有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消除水肿的作用。原则上宜选用作用轻的利尿药,小剂量使用。利尿药应用后可出现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痰液黏稠不易排痰和血液浓缩,应注意预防。
(2)正性肌力药
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慢性缺氧及感染,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耐受性很低,疗效较差,且易发生心律失常。正性肌力药的剂量宜小,一般约为常规剂量的1/2或2/3量,同时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洋地黄类药物。用药前应注意纠正缺氧,防治低钾血症,以免发生药物毒性反应。低氧血症、感染等均可使心率增快,故不宜以心率作为衡量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和疗效考核指征。
应用指征是: ①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用利尿药后有反复水肿的心力衰竭患者; ②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患者; ③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
(3)血管扩张药
血管扩张药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对部分顽固性心力衰竭有一定效果,但并不像治疗其他心脏病那样效果明显。血管扩张药在扩张肺动脉的同时也扩张体动脉,往往造成体循环血压下降,反射性产生心率增快、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等不良反应。因而限制了血管扩张药在慢性肺心病的临床应用。钙拮抗剂、一氧化氮、川芎嗪等有一定的降低肺动脉压效果。
4.控制心律失常
一般经过治疗慢性肺心病的感染、缺氧后,心律失常可自行消失。如果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药物。
5.抗凝治疗
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防止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
6.加强护理工作
因病情复杂多变,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宜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护。翻身、拍背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是改善通气功能的一项有效措施。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请点击咨询》》》
点击了解呼吸内科更多知识>>
雾化吸入治疗技术 -- 呼吸内科诊疗技术
肺胸膜活检 -- 呼吸内科诊疗技术
中心静脉插管术 -- 呼吸内科诊疗技术
哮喘病三阶梯给药疗法 -- 呼吸内科诊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