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线上的较量——潍坊市市立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故事
ICU的英文全名为Intensive Care Unit,被翻译成重症监护病房。而ICU的病房外会醒目的贴着几点至几点为探视时间,意思就是说家属都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探视,其余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这就使得它在一般人的眼中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是一个与死神抢夺生命、没有硝烟的战场,门内是奄奄一息的病人和挥汗如雨、紧张工作的医务人员,门外是焦急等待的家属。在潍坊市市立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医务人员几乎每天都在与死神展开较量,用无悔的坚守与辛勤的汗水,谱写生命的赞歌,用仁心仁术织成了一串串动人的故事……
ICU实行的是24小时无陪护制度,每位住进ICU的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以及生活照料全是由护士完成的。洗头、剪指甲、进食、翻身、接大小便都是她们的工作。在ICU的护士都有一个这样的愿望,就是把病房里的患者整理的干干净净的。有些老人在家里得不到很好的生活照料,送进监护室时身上的皮屑如下雪一般,掀开被子,汗味也是极重的。这时候她们会打来温水,为患者擦浴,修剪指甲,再为干燥的皮肤涂上润肤露,原先邋遢的患者立刻就变的整洁清爽了许多。
你要问ICU的护士什么时候最高兴?他们的回答是,病人一天天稳定,一天天恢复,她们心里最舒坦。当她们穿上了这守护生命的衣服,她们就是患者的亲人,患者在心中,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常常是不动声色地体现着“无微不至 巨细无遗”的服务理念和“一次为医 终身为友”的医患关系理念。
不分昼夜的守护
吉杰是潍坊市市立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病人护理好。进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的病人,几乎都是急危重症患者和大手术之后的病人,病种多,病情复杂,所以对护士的素质要求极高,不但要运用各种先进仪器对患者进行实时观察和严密监护,及时捕捉和判断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还要对重症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生活护理,甚至心理治疗。所以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动作,高度的责任心,“慎独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自我调试能力等等,都是ICU护士必需的素质。多年的护理工作,吉杰爱岗敬业,积极热情,工作认真、谨慎、责任心强,ICU病房全是重症病人,一切生活护理均有护士承担,吉杰对病人从不嫌弃或急躁,而是非常认真,耐心的做好全部生活护理,如喂饭、擦浴、擦大便等,如遇上抢救病人迟下班,也豪无怨言。
吉杰曾经护理了一位老年患者,瘦骨嶙峋,入监护室已病危,医院经过会诊已交代亲属做好后事准备,此时患者出现了好转迹象,医护人员齐心协力,迅速将气管切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接好呼吸机后,吉杰迅速准确执行着医生下达的抢救医嘱,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到患者的心电监护上显示出平稳的生命体征,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之后的日日夜夜,吉杰与同事们一起努力,精心照顾患者,患者没有一处压疮发生。当患者出现便秘的时候,吉杰和同事们人工帮助排便,谁都没有嫌脏嫌累。
还有一位患者,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刚开始他痰液不易咳出,气道湿化后一阵呛咳,痰立刻从人工气道往外喷,吉杰护理时,喷到了衣服和身上,可她不怕脏,继续鼓励病人咳嗽,后来病人状况好转,咳嗽次数增多,吸痰有效,她也松了一口气。
工作中光有一番热情是不够的,还要从工作中总结经验,积累护理知识,丰富头脑,掌握好业务技能,能娴熟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护理岗位上让病人笑容满面的的迎接病魔的挑战。护理病人,吉杰有时感到委屈,认为我为什么要那么做啊?劳累、辛苦,可后来想想,病人的家庭正经受着多么残酷的打击!尤其是肿瘤患者的家庭。还是那句话:“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医护人员的努力工作能让每一个家庭更加充实和谐。
在重症监护室,病人们的一切均由医护人员负责。护士们不仅要确保病人的治疗状态正常,还要负责喂饭、安抚病人情绪、为病人做清洗工作,伺候病人大小便等,甚至要帮病人剪指甲,事无巨细。
而所有这些,不止白天要做,晚上也不例外。患者的情况随时需要监控,新急诊病人随时可能进入病房,夜班护士整晚都必须保持清醒。
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大部分都处于半昏迷的状态,有些病人因为难忍病痛而出现精神烦躁的情况,在护士打针或检查时表现的躁动不安,甚至对护士拳脚相向。但即便如此,ICU的护士们仍要按时完成自己的治疗。曾有怀孕的护士在换药时被病人踢到在地,也有护士手被扭伤。说起这些,她们已经习以为常。“被打也不能记恨病人,因为毕竟他们当时在受病痛折磨,有的人清醒之后根本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我们能做的,是尽力帮他们减轻病痛。”
工作的这几年,吉杰知道了护理工作是一项有原则、有方法、有技巧、有灵活性的多元化的工作。可以锻炼自己的头脑思维能力、创造力、发掘自身潜力,让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有提高,更上一层楼。她说今后会更加加倍的努力工作,来做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
责任与坚守
中秋期间,科室共有四位重症病人,一床94岁,二床80岁,三床88岁,四床71岁。四位老人的病情都不稳定,其中两位气管切开,四位全部需要鼻饲流质饮食。因为病情危重,住在ICU的病人需要24小时不间断被照顾。所以过节与不过节是一样的,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平时一样,按照工作流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日常工作。各项生命体征监控、定时做检查、服药、打针,这些项目繁杂琐碎,但每一项都对病人的病情至关重要。说ICU病房里的医生和护士是生命的守护者,毫不为过。
我们深知“平安过节” 对这四位老人,对这四个家庭意味着什么,所以春节值班期间我们不敢掉以轻心,工作上比平时更上心,更用心。中秋下午三点整,探视时间到了,四位老人的家属已经穿好隔离衣,戴好帽子口罩,早早的等在门外,门一开他们走到自己的亲人床前,那一声声的:“爸,妈,爷爷,奶奶…中秋了”站在床边,我们心里也是一阵感动。是啊,中秋,此时此景,唯有平安,是家属的心愿,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家属离开时,不停的和我们的护士姐妹说,今天给爸爸妈妈送的饭里,除了平时的营养物质,我们都加了少量的水饺,豆腐馅的,我们的团圆饭。我们明白这顿团圆饭意味着什么,告诉家属,一定会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尽量给老人多喂一些,这不仅仅是顿饭,更是一种情结,一份心愿,一份祝福。
在监护室,因为病人的住院时间都很长,所以家属和工作人员都熟悉了,在中秋当天,一床王大爷的女儿王老师一大早就给我们送来月饼,也送来了满满的祝福。这是一份祝福,一份心意,我们更明白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中秋了,站在病人床边,望向窗外,唯有祝愿:平安,健康,在心里,满满的!!!
ICU里的爱与痛
在重症监护病房,生死时刻在上演。据一位护士讲,不久前,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因车祸住院,头部受到重创,血流不止。“用了两大包湿巾帮他擦拭血迹,到处都是红色。”虽然知道生还的可能性不大,但医护人员还是全力抢救,因为孩子是外地人,医生们希望孩子能坚持到家人到来。然而即便如此,仍没能挽救年轻的生命。“眼看着他流血过多,却没办法挽回,心里真的很难受。”虽然已经看多了生离死别,但每次面对病人的离去,医护人员仍难免悲伤。
一位高龄的患者,他因结肠癌做完造瘘手术后转入ICU.在ICU里开始的几天,生命体征很不稳定,心率快,血压忽高忽低,病情极为危重。科里的每一个人心里的弦都绷得紧紧的,不敢有一丝的懈怠。经过几天的努力,病情逐渐好转了。后来的几天,老人只要精神好一点,就会给我们讲他当年的光辉岁月,我们认真听,他讲起来可真是滔滔不绝。他把我们当成了他的知音,我们也乐意成为他的忘年交。
七十五岁的生日就是在ICU里度过的,生日那天,科里的医生护士走到他的身边,对着他的耳朵说“祝您生日快乐”,“祝您早点康复!”听完这简单的话语,他的脸上露出孩子般羞涩天真的笑容。
病人就好比生了疾患的树,但愿我们的帮助如阳光雨露,能给他们一个顶顶茂盛的郁郁葱葱,愿他们茁壮,愿他们健康;崇高源于微小,收获来自付出。像这样的事在ICU里是再普通不过了。我们知道我们有帮助病人的责任,减轻病人痛苦的义务。这样的亲情与爱的故事,病房里还有很多……
无私付出收获信任
在重症监护室,门里,是病重的亲人;门外,是焦急的家属。每天,ICU的医护人员都在用技术和关爱点亮患者生命的“明灯”。
为了规范治疗和控制感染,这里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探视时间,医护人员在积极救治细心护理病人的同时,还要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面对家属的疑问,经管医生和护士每次都是不厌其烦地回答,详细地为家属解释病情。每次探视时,家属都会询问意识清醒的患者,怎么样啊,医生护士好不好。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的付出也是有目共睹,经得起考验,清醒的患者常常都对自己的亲人表达对这里医护人员的肯定。
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刘大娘的家属们为这群年轻人的敬业和爱心深受感动,看着小伙子小姑娘们这么辛苦,这么周到地对待自己家人,多次想要宴请感谢,但是护士们都婉拒了。在他们眼里,刘大娘早已是自己的亲人,他们所做的一切既是工作职责,也是发自真心。可家属总觉得过意不去,有时进来探视时买了水果硬塞给医护人员,推辞不过,收下了,可护士们都是先榨好果汁,给刘大娘及其他能进食的患者送去。为了随时能了解亲人的情况,刘大娘的女儿、女婿们主动加了几个医护人员的微信,通过与他们联系,第一时间知道老人发生的一切,这样一家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很安心。遇到新入院的病人,家属在门外对医疗护理表示担心和怀疑时,刘大娘的亲人只要在场都会非常真诚地对其他家属说:“你们放心,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对病人特别负责,特别有爱心,我们的母亲在里面住了这么久,他们照顾得比我们自己家人还好!”
ICU,三个普通的英文字母,多少人的平常生活就这样被它搅乱了。当然,好比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中,正是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多姿的涟漪和激动的浪花得以呈现,让我们看到一个更真实,更有魅力的湖面。ICU的故事依然在继续……
文: 禚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