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一科一特色 > 消化内科 > 教育园地 >

电话咨询

关于幽门螺杆菌 这些问题你一定得掌握

 
  幽门螺杆菌(Hp)被认为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并证实其与胃腺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胃恶性疾病密切相关,而且与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存在一定相关性。
 
 
  问题一: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
 
  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Hp定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大量研究也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癌。2016 年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明确指出Hp感染是预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根除Hp应成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但胃癌是由幽门螺杆菌、环境、饮食、遗传等多方面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并且大约只有1%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发生胃癌和MALT淋巴瘤。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不等同于胃癌。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大可不必过分担心,过分的担心反而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有时候这种心里疾患有可能比幽门螺杆菌感染本身更有害。
 
  问题二: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均需要根除治疗吗?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理论上所有的感染患者均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当然这个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平均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59%,也就是说十个人里面约有六个人感染,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是不现实的,并且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获益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者差异,我们需对患者的获益-风险进行评估,采取个体化治疗。
 
  问题三:幽门螺杆菌会传染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它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口-口」途径以及医源性途径传播。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幽门螺杆菌胃炎,不管有无症状和并发症,都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另外也有文献显示 Hp 呈全球性分布,在全球范围内普通人群中的的感染率>50.0%,是人类感染最普遍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而在发达国家则较低,并且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问题四:空气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吗?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菌,即无氧环境或氧气浓度过高的环境下均不能生存,所有空气中是不存在幽门螺杆菌的。
服药清除幽门螺杆菌需注意:
  最近一段时间,门诊中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又多了起来。治疗溃疡病,除了督促患者按疗程服用抑酸药物,更重要的是清除幽门螺杆菌。
  于是,每次门诊都会翻来覆去地叮嘱很多患者该如何服药,以确保达到最佳疗效。要知道,即使正确的药物,如果服用方法不妥当,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在此把清除幽门螺杆菌服药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一下总结归纳。

  一、选药
  1、目前清除幽门螺杆菌一律要求使用含有铋剂的四联药物,具体包括:一种 PPI +铋剂(枸椽酸铋)+二种抗菌素。缺少任何一种药物的给药方案均是错误的!
  2、二种抗菌素的选择有讲究,必须在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三种药物中至少选择一种。
  3、由于细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强,二种抗菌药不可均在这几种药物中选择。
  4、不可在其他未经验证的抗菌药物中选药,诸如各种头孢霉素等。
 
二、服药
  1、采用每天2次服药法,一般在早餐及晚餐时分别服用。
  2、抑酸药及铋剂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二种抗菌药则在餐后即服。
  3、疗程为10~14天,少于10天则有可能未完全清除细菌,但多于14天也无必要,徒增费用及副作用。
  4、服药期间,大便色黑、小便色深黄是正常现象,勿心慌。
 
三、服药后
  1、疗程结束后要检查治疗效果,需在服药结束后间隔一个月以上时间。推荐进行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检查。
  2、如果治疗失败,需要再次治疗者,不宜立即进行,应间隔数月,以使细菌恢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复治的选药更困难,应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消化内科 王立荣
 

立即咨询预约专家>>
分享到
非常赞6999
问专家
 相关热文章 95%的患者还看了以下

患者热点关注HOT SPOTS

鲁公网安备 37070202000119号

鲁ICP备16020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