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一科一特色 > 骨科 > 科室案例 >

电话咨询

71岁患者左股骨颈骨折治愈

 
  潘先生,男,71岁,五个月前骑自行车时不慎摔倒,伤及左髋部,伤后即感左臀部压痛,左下肢短缩,活动受阻。来到潍坊市市立医院骨科门诊。
  脊椎微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孙守全为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左髋部肿胀,压痛,左侧腹部股沟中心压痛,大转子叩击痛,左下肢短缩3cm,余肢体未见异常。通过X线检查显示左股骨颈骨折,伴有重度骨质疏松。

 
  孙主任就病情向潘大爷及他的家属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建议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潘先生当即表示同意。
  
   潘大爷办理了住院手续后,经一系列术前检查,由孙主任为潘大爷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给予预防感染,静脉营养支持,伤肢制动,及对症处理等治疗,患者已经能下床行走。
 
  在潘大爷住院期间,孙主任每天定时来到潘大爷病房,询问潘大爷的恢复情况,叮嘱潘大爷用药和注意事项。几天后,潘大爷顺利痊愈出院。
 

手术中
 
  据孙守全主任介绍:临床上老年骨折发生率达24.4%,其中以轻轻一摔导致的骨折较为常见。

  老年人轻轻一摔就骨折,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据统计,50岁以后约有45%的女性与22.7%的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表现为腰酸背痛、腿抽筋、驼背、变矮、严重的容易骨折且不易愈合。

 
  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缺钙。钙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常量元素,其中99%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人到中老年,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水平大幅度下降,骨钙释出增加,骨头里的矿物质(主要是钙质)每年以1%以上的速度开始流失,加上中老年人由于消化系统退化,吸收功能下降,造成钙的主动吸收减少,因此骨质的分解超过生成速度,最终导致骨骼的细微结构退化,韧性下降,骨头因此变脆。这就是老年人为什么轻轻一摔就会骨折的原因了。
 
  由于骨质疏松进展缓慢,往往不容易被发觉,有的人甚至认为,人老了,必然会发生骨质疏松,于是听之任之,酿成不必要的悲剧:如轻微外伤引起压缩性骨折;下床扭伤引起多起多发性骨折;不慎跌倒引起粉碎性骨折;翻身过猛引起多发性肋骨骨折以及驼背、变矮等。因此老人应定期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骨质疏松,一旦诊断明确后,可采用药物疗法(主要是补钙)与营养体育疗法。
 
  补钙的方法很多。最简便的就是通过日常的饮食来调节了。平时可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绿叶菜等。但老年人的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只及年轻人的1/3,加上老年人往往饮食量少而单调,单从饮食中摄取钙质显然不足,有必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钙剂,还要加强户外活动,运动有助于促进骨细胞的活性,另外,户外活动增加了与紫外线的接触机会,这就促进了维生素D的合成;避免干扰影响骨细胞代谢的因素,如吸烟、酗酒及喝浓咖啡;女性在绝经期前后,要不失时机地补充少量雌激素,维持5-10年,甚至终生。
 

脊椎微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孙守全
 
  老年人补钙要远离三个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许多老年人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不辨病因治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老年人要正确补钙,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是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孙主任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
骨科 孙泉

立即咨询预约专家>>
分享到
非常赞6999
问专家
 相关热文章 95%的患者还看了以下

患者热点关注HOT SPOTS

鲁公网安备 37070202000119号

鲁ICP备16020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