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 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 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肢体麻木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
以20~50岁为多发年龄,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原因有:
1、椎间盘退行性变
2、损伤
3、遗传因素
4、妊娠
病因解析: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
椎间盘本身存在着退变,
腰椎间盘是人体中退变最早的器官之一。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不可逆的自然过程。
外因
1、损伤(急性损伤、慢性劳损)
假如站立时椎间盘压力是100%
则:坐位为150%
站立前屈为210%
坐位前屈为270%
故久坐及前曲负重者易患腰椎间盘突出
2、风寒侵袭
长期受寒冷的刺激,会使腰背肌肉、血管痉挛、收缩,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产生炎性刺激,造成间盘及周围组织的进一步伤害。
3、其他:长期震动、过度负荷、妊娠、糖尿病、吸烟等。
腰椎间盘突出的
临床表现
症状:
1、腰痛 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为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绝大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
3、马尾神经症状 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体征:
1、腰椎侧突 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
2、腰部活动受限
3、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
4、感觉障碍、肌力下降、反射改变等
所以,有六个字很重要:疾病重在预防,如何预防呢?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1、保持腰椎的正确姿势(腰椎前凸位),坐姿时应选择高且有靠背的椅子,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
2、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
3、学习省力的姿势动作,如搬重物时尽量采取屈膝屈髋下蹲,避免直腿弯腰搬物,同时,重物应尽量靠近身体,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4、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
5、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
6、避免在腰椎侧弯及扭转时突然用力,不能避免时,也应先做热身运动,以增强脊柱抗负荷能力。
7、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凉。
8、功能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和消除腰椎间盘周围软组织水肿,延缓和防止椎间盘突出。但切忌超强度剧烈运动。可做腰部的伸展运动及鱼跃式腰背肌锻炼。
9、积极地尽早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治疗增加难度。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姿位
1、卧位 应睡硬板床,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垫 一枕头,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于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
2、下床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展,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侧下肢再移下,手扶床头站起。
3、坐位 坐时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较硬的靠背。椅子腿高度与人的膝到足的高度相等。坐位时膝部略高于髋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垫以踏板。
4、起座 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家中的锻炼方法
一、按摩法: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向上反复搓10~15次,以双侧腰部发热为度。
二、爬行运动:双腿弯曲,双手、 双脚脚趾、双膝着地,脚趾轻微向前用力,身子略前倾,四肢配合运动,速度不求快而求稳。运动时间无需过长,每周一到两次即可。
三、飞燕式锻炼:
1、俯卧于床上,两上肢后伸,抬头挺胸,使头胸和两上肢离开床面。
2、两腿伸直向上抬高,开始时两腿交替进行抬高,然后两腿同时抬起。
3、患者头颈胸和两下肢同时抬起,两上肢后伸,腹部着床,身体呈弓形,如飞燕点水。
四、五点支撑法:用头、双肘、双足作为支撑点,使背部、腰部、臀部向上抬起悬空后伸。
五、三点支撑法:用头颈、双足作 为支撑点,双臂放置于胸前,使背部、腰部、臀部向上抬起悬空后伸。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饮食指导
1、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B族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以保 持大便通畅。
3、限制饮食,保持体重,避免过胖。
骨科 尹丽丽
立即咨询预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