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一科一特色 > 普外科 > 科室技术 >

电话咨询

经腹内环高位离断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一种较常见的腹外疝疾病,多好发于儿童。儿童腹股沟疝大多为先天性,在所有的出生缺陷中,腹股沟疝的患病率最高。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为0.8%~4.4%,在早产儿中更高达30%。它的发病机制为:胚胎发育早期,腹膜在腹股沟内环处向外突起,形成腹膜鞘状突。正常情况下鞘状突包裹大部分睾丸,并在睾丸的牵引下随之下降,最终到达阴囊底。小儿出生后鞘状突逐渐萎缩、闭塞。若此过程发生障碍,鞘状突管将保持开放状态,一旦有腹腔脏器进入,则形成了腹股沟斜疝。本症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尤以婴幼儿期多发。男孩右侧睾丸下降较晚,故右侧多于左侧,少数为双侧。女孩鞘状突未闭也可以发生腹股沟疝,但明显少于男孩,发病率性别之比约为15∶1。疝内容物最常见为小肠及回盲部,大龄儿不少为大网膜,女孩则以生殖系统附件疝入最多。儿童腹股沟疝发生是先天性因素(遗传因素)和后天性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疾病症状
  腹股沟疝的典型症状是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即在大腿根部突出一个包块,可大可小,身体站立位时突出,平卧或自行用手按压便可压回。很多患儿的腹股沟疝进入阴囊,造成阴囊一大一小或双侧增大。当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考虑患有腹股沟疝。
  儿童腹股沟疝发生嵌顿机会较成年人高得多,有文献报道其50%以上因发生嵌顿而需急症手术,如治疗不及时嵌顿的内容物可发生缺血坏死,目前对儿童腹股沟疝的治疗一直是沿用传统的经腹股沟部斜切口的疝囊高位结扎术,但其有一定的并发症和复发率,我们认为并不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手术方式。

  》》点击在线咨询专家,了解更多儿童腹股沟疝相关信息
   
  二、疾病治疗 
  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因在腹股沟管区进行切开、分离,不但破坏了该区的正常解剖关系,而且易损伤精索里的神经、血管和输精管。因为儿童的精索神经血管和输精管并不成束,而是分散地、紧密地附着于疝囊表面。小儿输精管特别细小,手术时易发生损伤,在疝内容物嵌顿时周围组织水肿更易发生,传统手术中剥离疝囊时,分离面广泛,手术后易发生精索及阴囊血肿,再者由于婴幼儿膀胱位置相对较高,分离疝囊时也容易损伤膀胱,当疝内容物嵌顿缺血坏死时,常需另行腹部切口行肠切除术,另外切口靠近会阴部常因尿液污染发生感染。


  自1990年以来,市立医院普外科应用腹部小切口经腹内环高位离断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1000余例,治疗效果满意。经腹内环高位离断术,可避免传统手术方法上的不足,术中不需分离疝囊,不会发生精索损伤及阴囊血肿,切口位置较高不易损伤膀胱,切口不易被尿液污染,可同时完成坏死肠管的切除操作,且无嵌顿脏器突然滑入腹腔难以对其生机作出正确估计之虞。此术式保留了腹股沟管正常的解剖和生理机能,不影响该区肌肉的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此术式是真正的高位内环结扎,悬吊位置更高,局部腹膜张力更强,无疝囊残株存在,从而大大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而且对治疗儿童交通性鞘膜积液同样有效。此术式设计合理,经1~15年的随访结果无一例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和交通性鞘膜积液的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点击查看潍坊市市立医院普外科更多信息
 

立即咨询预约专家>>
分享到
非常赞6999
问专家
 相关热文章 95%的患者还看了以下

患者热点关注HOT SPOTS

鲁公网安备 37070202000119号

鲁ICP备16020024号-1